新型工业化是中央的重大战略谋划。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作为我国工业第一城,深圳正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以及市委工作安排,在充分发挥好工业的支柱和稳定器作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和深圳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深圳在工业数字化、绿色化方面取得哪些进展?未来市工信局将如何落实新型工业化的最新要求?重点从哪些方面发力?针对这些问题,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专访了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余锡权。
深圳力争到2025年实现
规上工业企业全部数字化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重要论述,为深圳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余锡权介绍,深圳通过数字化转型以及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两方面,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余锡权接受深圳卫视记者专访)深圳将数字化转型作为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引导政策、资金等精准发力。通过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构建覆盖规上工业企业、中小企业、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政策工具包”。“目前已有50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已深度‘上云上平台’,一批‘灯塔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正在发挥标杆引领作用。”余锡权说。同时,优化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培育出华为等5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以及一批专业型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APP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深圳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正在打造以“双千兆、全光网、1毫秒、万物联”为目标的极速先锋城市,当前5G基站数量、密度等多项指标全国领先。余锡权告诉记者,接下来市工信局继续加大工业数字化力度,力争到2025年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部数字化转型,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全域全时人工智能应用示范,特别是推动人工智能在新型工业化领域的应用,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还将加快部署算力等信息基础设施,为深圳“20+8”产业集群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层次算力支撑。余锡权介绍,近年来市工信局通过三方面推动工业绿色化转型,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一是完善工业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持续推进绿色制造工程。目前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79家、绿色供应链14家、绿色园区2个,绿色制造体系创建规模质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二是优化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型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鼓励企业研发先进节能技术、材料、产品和解决方案,积极稳妥开展电机、变压器和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装备的节能降碳工作,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三是加快废旧资源循环利用,完善制度,出台政策,搭建平台,推动工业再制造,开展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鼓励淘汰国四以下车辆更新置换新能源汽车。余锡权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水耗分别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3、1/5和1/8,城市绿色竞争力在全国289个城市中排名第一。“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新车渗透率全国第一,率先在公交、网约、出租等公共领域实现全面电动化,为推动绿色发展贡献了深圳力量。”余锡权说道。余锡权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李强总理在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的讲话要求,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工业实现快速发展,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增加值首次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深圳要在‘双第一’的基础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可谓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难度和挑战都非常大。”余锡权坦言。“但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信心十足,按照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的部署,以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为引领,加快推进具有深圳特色的高水平新型工业化,为全国新型工业化作出深圳贡献。”余锡权说道。余锡权还透露,市工信局将抓好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打造强大的制造能力。围绕制造能力提升,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生产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各类生产要素的运转和使用效率,持续提升主要工业产品的制造能力,打造质量优良、品牌效应突出、“含深率”更高的产品。二是打造强大的创造能力。深化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用好和完善现有的创新网络,在重点领域再布局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实施一批高水平的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在工业软件、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卡脖子”环节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是打造强大的要素保障能力。统筹保障土地、金融等传统要素和数据、算力等新型要素,严守工业用地红线、加大工业用地供给,推动财政资金、政府引导基金向工业集中配置;加快建设极速先锋城市,汇聚各方面数据和算力资源,构建安全可靠的数据和算力底座。四是打造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优化升级制造业体系,统筹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壮大,全力发展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8个未来产业。引育一批重大交易平台、展贸平台,加大力度面向全球招商引资,争取每年落地建设1-2个百亿级、10个以上十亿级重大制造业项目。五是打造完善的生态系统。把握新型工业化作为系统工程的特点,做好工业内部各要素、工业与其他产业的融通、融合、联动、开放发展。构建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市做强的市场主体梯度培育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强化工业生产端联动市场消费端,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链接全球资源。